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9日-18日,文学与传媒学院组织国学支教实践团前往玉林市茂林镇鹿峰社区,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国学经典伴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秉持教育初心,夯实国学基础
从7月初开始,该院数十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茂林镇鹿峰社区开展国学支教活动,为40多名农村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课程。本次实践活动除了开设国学课程外,还有书法、手工课程。国学课程的讲授内容为国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志愿者们通过讲解其中的重要思想、名言警句以及故事情节,用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讲课方式上好每一节课,努力让他们在课堂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经典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热情高涨,学习十分认真,积极回答问题,课上学习氛围浓郁。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上《三字经》课程,小朋友们认真听讲。
慕贤习字飘墨香,临摹书法学经典
在每天的硬笔书法教学环节中,志愿者们会教授孩子们基础的握笔姿势、笔画顺序、字体结构等内容,锻炼他们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拿着手中的笔在纸上一笔一划的练习,志愿者们在一旁进行指导,对他们优秀认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称赞。孩子们在书法课程中纠正了不良的书写习惯,专注写好每一横竖撇捺。
志愿者谢涵对此表示,“书法课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让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对老师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当我看到孩子们都在认真学习知识,在纸上写出更加好看的字时,我感到很开心、很值得。”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授小朋友书法,指导握笔姿势。
多彩艺术课堂,促进青少年成长
在每天下午的手工课上,志愿者们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传播文化,从手工粘土让孩子们发散思维、从剪纸让孩子们了解非遗剪纸的传承、从吉祥结让孩子们感受中国结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绘画到香包制作,每一节课都极力启发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美,引导他们去观察,启发他们的思考制作以及思维扩散。志愿者们通过教授小朋友们手工粘土、剪纸、手工结等课程,给孩子们上了一门生动有趣的手工课,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神情专注,利用手上的工具进行想象力创作,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时会向志愿者们询问,志愿者们在旁边耐心回应,给予帮助。作品完成后,孩子们的成就感慢满满,纷纷露出自豪的笑容。课程结束后,孩子们把精心制作的作品带回家,留做纪念。
图为手工课上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们剪纸。
图为手工课上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们编中国结。
图为手工课上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制作小香包。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展示二十四节气手工黏土作品成果。
在课间休息期间,志愿者们积极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教会他们二十四节气手指操,在教会孩子们更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快乐。小朋友们认真努力地跟着志愿者们学习每个动作,志愿者们被童真快乐的氛围所感染纷纷露出笑容,现场气氛活跃。
图为课间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进行互动交流游戏。
青年学子在行动,志愿服务显担当
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之路。志愿者们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团结友爱的精神,全面配合社区做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防溺水、燃气排查等安全宣传教育。志愿者们踏实肯干,跟随鹿峰社区干部入户排查居民用气安全情况,张贴海报协助社区干部进行征兵宣传工作,走进社区百姓的家里,参与到社区的服务工作当中。志愿者们时刻践行着作为新时代好青年的使命担当,投身于爱心支教活动,在青春的塞道上绽放光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小朋友们作爱国主义宣讲,讲解宣传板报。
“作为青年志愿者,我很荣幸来到这里,支教的这几天虽然很累,但我过得很充实,收获到了很多,以后我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志愿者吴紫烁说。
志愿者们在支教过程中与孩子们的亲切交流为传统国学传播贡献青年力量。实践团队将在未来继续致力于帮助青少年燃起学习国学的兴趣,一起体验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的合照。
(摄影/谢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