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民日报:自治区成立50周年 八桂迈向新一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来源: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2008-12-10 00:00 点击量:

                   


八桂迈向新一极

——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

《人民日报》赴广西采访组

  踏访史称“八桂”的广西,看不尽景象翻新,道不完沧桑巨变。

  出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花红叶绿的壮锦大道上,12个大型铜鼓造型竖立在花团锦簇的绿色隔离带中,象征着广西12个世居民族击鼓而歌,翩然奋起。那是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桥和楼……

  一长排的环状体闯入眼帘,一面面国旗,旗旗辉映,环环相扣,恰似中国与东盟十国心相连手相牵。

  一个民族的广西、国际的广西、现代的广西……

  今日广西,不再是偏僻封闭的旧模样!

  今日广西,正处在重大机遇叠加的新时期!

  今日广西,正越来越多地聚集着国内外的炙热目光!

  走过50年风雨历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

  眼光

  ——跨越“老、少、边、山、穷”,瞄准“沿海新一极”

  南宁市中心五象广场一侧,每秒6米的观光电梯,直达“中国西南第一楼”云顶饭店顶端。276米的高度,360度的全视角,凭栏远眺,“一览众楼小”!

  54层的“城市会客厅”里,一组数字跳入眼帘——前方东北:美国夏威夷9027.4KM;前方西北:巴黎埃菲尔铁塔8481.3KM;前方西南:埃及金字塔6696.3KM;前方东南:悉尼歌剧院7420.5KM……

  小小寰球,竟尽在广西人眼中。

  回望历史,广西人的眼光并非从来就这么辽远。

  广西底子很薄。1958年1月,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时,毛泽东主席指着远处的两根烟囱问当时的省长韦国清:那是什么地方?韦国清回答:一个砖厂。毛主席微微一笑:终于看到了一丝广西工业的气息。

  广西曾经很穷,1990年,广西的贫困人口仍占全国的1/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之末。“老、少、边、山、穷”这五个特定概念,是那时广西自我表述与被人表述的特定词汇。

  广西千里边境线曾在很长时间中弥漫着硝烟。民间有顺口溜自嘲曰:全国都解放,我们在打仗;全国忙开放,我们在站岗;全国奔小康,我们喝米汤。

  确实,广西对外开放比全国至少晚了10年。

  上世纪80年代北海市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时,广西人开始尝试把眼光放远: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

  1992年,中央作出“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作用”的决策。广西面向大海走向世界的期待,第一次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融为一体。一时间,大通道建设在广西顿成热潮。

  从那以来,中央称为“最大扶贫工程”的南昆铁路,南宁经柳州至桂林及南宁往北海及钦州、防城港三个港口的高速公路,还有南宁西经百色和河池出口连接云贵川渝的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广西与大西南和西部各省区市从路港建设到经贸的合作往来,日见频繁了。

  在奋力追赶的征程上,首府南宁一路领跑,迅速改变着世人“只知有桂(桂林),不知有邕(南宁)”的状况。城市文明的整体提升和防洪工程、快速环道、应急联动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重要设施的建成,使南宁接连获得“全国卫生城”、“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绿城”南宁,越来越现代和亮丽起来了。

  2003年10月,在印尼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郑重提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南宁乃至整个广西,一跃成为对东盟和世界开放的最前沿。

  2006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两次对北部湾开放开发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广西沿海开放开发的重大举措,要求广西扩大开放,发挥沿海优势。2007年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寄语广西:要抓住区域合作新机遇,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多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

  从此,广西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目光,从雄踞埌东新区半山之上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从壮乡的村村寨寨,穿越浩淼的北部湾,到达东盟10国,到达更远的区域。

  广西人深知,这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责任。广西各界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高质量办好事关中国与东盟18亿人福祉的博览会。

  2004年11月,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来自11国的母亲河之水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汇聚,“友谊、合作、发展、繁荣”的博览会主题,也随之迅速流淌到中国与东盟及其以远,流淌进18亿人的心田。

  早在汉代,广西北海合浦一带,就是当时中国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海岸。然而,今日广西,绝非仅仅是对远古历史的简单回应。

  今年初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赋予广西全新的重大使命: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最终谋求: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我国沿海发展的新一极。

  国家的召唤,极大地激励着广西加快告别“老、少、边、山、穷”,奋力迈向“沿海发展新一极”。这是动人心魄的历史跳跃!

  “广西最大最根本的优势,是区位优势!”眼光引领着行动。于是,广西有了全新思路: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优先发展产业、优先发展交通、优先发展北部湾经济区。

  于是,有了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与市级党政领导共勉之声:党和人民把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我们,倾注着深厚的期望与重托。我们必须有所作为,把广西这篇开放合作大文章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做起来!

  于是,有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的这个预言:这个区域在今后10年将成为最令人兴奋的增长区。

  气度

  ——为求跨越发展,打造开放平台,广纳天下英才    

  一个处于经济后发展的民族省区,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乃至国际区域的共同利益融为一体,这需要并展现着何等的胸襟与气度!    

  发展要加速,首先政务要提速。

  行政效能建设在广西,不再只是嘴上说说、本上记记。随着2007年9月广西政务服务中心的正式启用,以“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为支撑,一个“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阳光政府和坚实平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自治区、市、县三级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全部联网,所有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都要在网上“晒效率”。这意味着,广西从自治区本级到14个地级市和96个县区的相关行政事项及其效能,全都可通过电子监察系统进行全程监察。

  数字比较,展现出广西这一作为的成效:据有关统计,在广西应用“政务服务及监察通用软件”系统后,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承诺件平均办结时间仅4.31天,比法定期限缩短了18.1天。

  事在人为。广西要成为“高地”与“极点”,各级公务员,尤应从高从严锻打锤炼。

  近两年来,对100多名在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中“扫地不力”官员的严厉问责,就展现了广西执政为民从严治官的决心,并让各级干部深刻领悟了什么叫执行力,深刻领悟了“执政为民”的本质含义。

  要从洼地迅速走向高地,关键靠人才。广西的决策者求贤若渴!

  “把一些厅局长位置拿出来,让给天下英才!”1998年、2000年和2002年,广西已先后拿出87个厅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国公开选贤。

  今年春天,自治区党委再次广发“英雄帖”,拿出48个厅处级领导职位面向全国公开聘贤,全国23个省区市2000多人争相竞聘。

  “我们发现、引进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充分展示了广西一种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博大胸怀,充分展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美好前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及此事时充满兴奋。

  自治区商务厅厅长刘树森,通过参加公选厅级领导干部从辽宁南下广西。对开放的广西给了自己一个绚烂的人生平台,刘树森既感谢也感慨:“千开发万开放,人才开放是关键。无可谋之事引不来‘士’,无能谋之‘士’成就不了‘大势’和‘大事’。”

  先参加博士服务团挂职再留任自治区经委副主任的方乃纯,3年前是深圳市福田区分管工业享受副局级待遇的副区长,原来的工作与生活待遇都优于广西。他说,他是被广西的发展宏伟蓝图吸引而来,受自治区领导的真诚感召而来。

  “一年广西行,一生广西情。”近年来,中直机关、经济发达省市选派到广西挂职的干部约有400人,其中28人都像方乃纯这样挂职期满后,作出了留在广西干事业的选择。

  重引才亦重引智。新近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建设一批“人才小高地”,通过“人才小高地”的示范和带动,促进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为加快广西发展服务。几年来,“人才小高地”引进了包括37名院士在内的千余名高端人才。去年,“人才小高地”有75个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有的项目研发居世界先进水平。

  成大事者,需有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胸怀,需有“天下为我用、我为天下舍”的气度。

  这种胸怀和气度,我们在采访广西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时也深切感受到了。

  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是联结中国与东盟的首条高速公路。客观地说,当时修路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但由于事关广西和国家形象,事关中国—东盟贸易的发展与多方面的交流,广西因而仍以超前眼光筹资修成了。越南总理阮晋勇自驾汽车,沿着这条风光如画的全新高速公路来到南宁。他兴奋地表示:越南修高速公路,首先要到广西来学习取经。

  记者在桂采访期间,正赶上贵州经桂北至广州和南宁至广州的两条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今后5年,广西将投资1500亿元以上,大力推进现代铁路线网建设。不出几年,南宁3小时内可达广州,9小时可抵北京。而在最近一个月,广西沿海区域又有两条高速公路动工兴建。随着南宁经越南直达新加坡的国际区域经济走廊的兴建和空海航线的增加,广西海陆空往东盟诸国,也将更便利和快捷。

  在钦州、北海、防城港3个海港加大提升档次和吞吐量建设的同时,上连云贵下达粤港的千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又提上了决策者的议事日程。

  “金融危机,‘危’中有‘机’”。广西刚作出的“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就包括将投资4000亿元打造联结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将大力发展拥有当地资源优势的七大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支柱产业及一批特色产业;将采取更积极的措施,让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对外开放的龙头高高昂起。

  这种江海联动、水陆并举的大手笔,加上南宁国际机场的扩建及其国内外航线的增加,相关大集团的创建和一批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联袂进驻,广西促进“中东西良性互动”和建设“新高地”与“新一极”的快节奏脚步,清晰可闻。

  一幅大自然山水画,绘出了广西独特俊秀容颜;一部新时代“山海经”,展现了广西的登攀英姿。

  背靠大山、面向大海的八桂儿女,大山中勇突重围,大海里孕育生机。山与海的唱和,谱写出了当代壮乡雄壮的奋进交响曲。

  精神

  ——来源于实践转而强力推动实践,这是最珍贵的力量与财富

  一个月前,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公众开放日,广西10万多民众踊跃参观展会,秩序井然,警方未接到一起报案。

  2006年秋,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南宁举行,接待11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通行时间与原先的计划几乎分秒不差,中外嘉宾深表赞许。

  长期处于后发展的民族省区,如何赢得这等民众文明,如何拥有如此国际礼仪接待水准?

  采访中渐渐“揭秘”:广西人民有着“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志气,有着“大局为重,国家至上”的精神。

  一位“老扶贫”的生动叙述,复活了一幅当代“壮乡愚公移山图”——在桂西南地区崇左市天等县石山环立、状如锅底的壮族山寨立屯,为改变“世代只见顽石不见出路”的困境,三届村党支部硬是一任接一任,带领群众以铁锤钢钎凿山挖洞,顽强开路。洞穿路通之日,留下这组统计数字:24年来打钝2000多条钢钎,燃掉3.2万根蜡烛,用坏336支电筒,报废462辆人力车……

  诞生过共和国19位将军的百色老区,在进行扶贫攻坚决战的世纪之交,每一个村屯都有着类似的感人故事。凌云县有个“上去后不敢下来,下来后不敢再上去”的断肠岭,当政府组织乡亲们在悬崖峭壁上修通弄福坳盘山公路时,也诞生了这组记录:全线共开凿114个绝壁,打通3个各长228米、70米、40米的隧道,修建12个回头弯,从海拔300多米一直盘旋到1200米!

  如果说,盘旋而上的弯弯山道,展现着壮乡人民自强不息的豪迈;那么,北部湾的滚滚波涛,也见证着这里众志成城的昂扬。

  在北部湾北岸的钦州湾,耸立着一座高达29米的孙中山铜像。这是钦州人铭记伟人、勇拓基业的情感表达。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发出这样的宏愿:在钦州建设南方第二大港。1992年,按照党中央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决策,钦州人把伟人的世纪宏愿付诸实践。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实践的极度艰辛与极度感人。仅凭区区几十万元开办费,怎能建港?办法就在信心、决心和行动中。老人把买棺材板的钱捐出来了,小孩把压岁钱掏出来了,女包工头把结婚戒指当掉了……一年,两年,十年,钦州人硬是靠着锲而不舍万众一心的坚强意志,在一片荒山野岭中建成了今日联结天下的钦州港。

  相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广西北部的恭城瑶族自治县。20多年来,该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紧紧咬住群众利益不放松,坚定不移走符合当地实情和世界走向的生态发展之路,终能以85%的沼气入户率建成闻名全国的生态县,同时通过沼液循环广种漫山遍野的名品水果,让广大农户从根本上甩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在地处中越边境、有“中国糖都”之称的崇左市,“甜蜜”的事业饱含着可贵的求实精神。多年前,蔗糖价格一度走低,加上多年积欠的蔗农“白条”,一时压力很大。但当地领导不盲从、不跟风、不怕承担风险,通过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分析了市场需求和当地山地最适宜种蔗的情况,果断决策:坚定不移,广种糖蔗。

  与此同时,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审时度势,大力培育蔗糖生产龙头企业,科学调度市场。这样,事关国家糖业、政府财政和1300多万蔗农利益的广西糖业,才有发展到今天产糖量占全国60%以上的良好势头。

  国家至上,艰危时刻,便能展现风采。今年初,罕见的冰雪灾害突如其来,同样遭受重灾的广西,伸出充满友爱的双手,展现最大爱心,主动将湘、贵等省需取道广西应急疏散的境内通道全部敞开,一路绿灯,免费通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壮乡的这种精神,也展现在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援建中。

  凭着这种精神,广西成立自治区50年来,创造了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41倍、财政收入增151倍的辉煌;创造了2003年以来上述两个指标年均增长分别达12.8%和18.2%的纪录;创造了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增长高出全国3.2个百分点的业绩。

  广西当然不满足于既得进步与成就。今年春节后,自治区党委常委们用整整两天时间,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机遇,科学发展。

  现在,当党中央将建设“国际区域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和中国-东盟“三基地一中心”的重大使命,庄重托付给壮乡之时;当东盟10国与日韩等国的领事馆、办事处和商务联络大楼,正纷纷耸立在南宁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世界显然已来到壮乡家门口之际,尤其需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

  从国家高层到社会各界都认同:广西正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正站在千载难逢的起跳基点上。

  各方还达成共识:从国家大局和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诉求审视,一个走向“新高地”和成为“新一极”的广西,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东盟,有益于相关的方方面面。

  12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欣告中外传媒:作为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是壮乡坚定不移的新追求和新实践。

  自治区主席马飚的承诺展现着责任与远见:为了既赢得预期发展又保护好青山绿水和北部湾的洁美,广西将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行决不留情的一票否决;同时将以“最好的服务、最快的效率、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环境”,来方便并成就各方投资者。

  这表明,朝着“新一极”奋进的壮乡广西,正清醒而激昂地踏着时代的鼓点与旋律,大步前行。

  壮乡的足音,回应着北京,和合着世界。

  (原载于《人民日报》12月9日1版)